安装大腿假肢前的准备工作需要从医学、康复、心理、生活等多个方面进行系统规划,以确保术后恢复和假肢适配效果。以下是具体准备步骤:
一、医学评估与手术准备
1、残肢评估:
检查残肢皮肤完整性(避免溃疡、感染)。
评估血液循环、神经功能(如是否存在残肢痛或幻肢痛)。
通过X光、CT或MRI确认骨骼愈合情况,排除骨髓炎或异位骨化。
控制慢性病(如糖尿病、高血压),确保手术安全性。
评估心肺功能,确保能耐受手术及术后康复训练。
二、残肢塑形与康复训练
1、术前训练:
增强残肢肌肉力量(如股四头肌、臀大肌),改善关节活动度。
学习使用拐杖或助行器,为术后移动做准备。
2、术后残肢护理:
使用弹性绷带或残肢套塑形,减少肿胀,促进组织愈合。
定期进行物理治疗(如按摩、理疗),预防关节挛缩。
三、心理准备与支持
1、心理辅导:
帮助患者接受截肢事实,缓解焦虑、抑郁情绪。
提供假肢使用成功案例,增强康复信心。
2、家庭与社会支持:
鼓励家属参与康复过程,学习辅助护理技巧。
联系假肢用户互助组织,获取经验分享。
四、假肢选择与定制
1、假肢类型匹配:
根据体重、活动需求(日常/运动)选择机械关节或智能微处理器膝关节。
考虑残肢长度(长残肢优先稳定性,短残肢需轻量化设计)。
2、定制流程:
取模制作接受腔(需确保与残肢贴合,避免压迫)。
调试假肢高度、步态对称性,模拟自然行走模式。
五、生活环境调整
1、居家改造:
安装浴室扶手、防滑垫,降低跌倒风险。
调整座椅、床高度,便于独立穿脱假肢。
2、工作/学习适应:
与雇主/学校沟通,调整岗位或课程安排,预留康复时间。
六、经济与资源准备
1、费用预算:
了解假肢价格(普通款约5-20万,智能款可能更高)及维护成本。
查询医保政策、残联补贴或公益项目资助。
2、长期规划:
预留假肢更换周期(通常3-5年)及配件(如脚板、衬垫)费用。
七、辅助器具与营养支持
1、移动辅助工具:
准备拐杖、轮椅,应对术后初期行动不便。
2、营养强化:
增加蛋白质摄入(如肉类、豆类),促进伤口愈合。
补充维生素C和锌,增强免疫力。
八、疼痛管理与教育
1、疼痛控制:
术前与医生讨论镇痛方案,术后按需使用药物或神经阻滞。
2、患者教育:
学习假肢日常护理(清洁残肢、检查皮肤摩擦)。
了解假肢故障应急处理(如接受腔松动、关节卡顿)。
九、长期康复计划
1、定期随访:
术后1个月、3个月、6个月复查,调整假肢适配。
2、功能进阶训练:
从平地行走逐步过渡到上下楼梯、斜坡,甚至跑步、骑行。
通过以上准备,患者能更顺利地适应假肢,提升生活自理能力与社交参与度。建议与假肢技师、康复医师团队密切沟通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在众康的康复训练室,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,洒在一位正在进行训练的“勇士”身上。汗水浸湿了他的衣衫,专注的神情写在脸上,康复...
2025年8月,杭州众康假肢将携手全球假肢矫形领域领导者——德国奥托博克,荣耀推出“焕新·体验日”活动! 我们诚挚邀请您...
当前假肢技术已能满足大部分日常需求,尤其在行走、抓握等基础功能上表现良好。...
暑期将至,正是关注孩子脊柱健康的关键时期。为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,更好地应对日益多发的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...